2020年07月28日09:39 來源:《工人日報》
本報訊(記者張翀 通訊員徐蓉 張燕)湖北省總工會日前發(fā)布關于《湖北省復工復產企業(yè)職工心理社會適應狀況的調查報告》,這一報告聚焦化解疫后綜合征,反映了當前湖北職工的心理狀態(tài),為做好疫后職工心理輔導、思想工作提供依據(jù)。
該項調查于6月由湖北省總與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院聯(lián)合組成的“職工心理關愛項目組”實施,調查對象為湖北省疫后復工復產人員,采取線上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企業(yè)相結合的形式進行,共有12.3萬余名職工直接參與,其中一線職工占比82%。
調查顯示,當前湖北職工總體壓力感2.61分(最高5分,下同),略高于中線值;職工自我報告的總體身心健康3.45分,處于良好水平;工作狀態(tài)接近4分,表明職工整體工作狀態(tài)積極且有活力,但需要警惕工作中的情緒耗竭和不安全感問題;職工擁有的希望、韌性、樂觀和效能感等心理資源3.78分,處于中上水平;社會支持性資源均高于3分,其中家人支持3.93分,同事支持3.68分,主管支持3.54分和社區(qū)支持3.20分;勝任感、歸屬感、自主感和意義感等心理需要滿足均高于3分。
此外,疫情卷入影響程度高低與心理壓力高低成正比,差異分析表明前期疫情卷入程度較高的職工各方面壓力更大。
基于大樣本調查結果,湖北省總對全省職工疫后心理社會適應狀況進行總體評估,認為當前職工整體心理適應情況良好,但在職工群體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緊張不安、對未來信心不夠、擔心失去工作等問題。報告建議,應當重點關注和關愛前期疫情卷入程度較高的職工;推進職工正向心理能力建設,增強包括韌性、希望等在內的心理資源;進一步提升單位領導和主管支持、社區(qū)支持的力度。
報告同時指出,當前我國疫情危機的衍生危害依然對職工正常生產生活構成威脅,面對不確定的外部環(huán)境,需要各級黨政工和企事業(yè)單位拓寬溝通渠道,及時了解職工的心理狀態(tài)和關愛需求,探索職工心理關愛服務新模式和長效機制。
據(jù)介紹,下一步,湖北省總將圍繞當前職工群體較為突出的心理社會適應問題,繼續(xù)全面實施“心靈護航·娘家人與您同在”職工心理關愛行動,對疫后不同時期職工心理狀態(tài)進行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,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關愛工作,為打好疫后重振的經濟發(fā)展戰(zhàn)、社會穩(wěn)定戰(zhàn)、民生保衛(wèi)戰(zhàn)凝聚正能量。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人民黨建云”